重庆市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凝聚多方智慧共促全科医疗质量提升
为全面总结 2025 年全市全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破解当前工作难题,进一步提升全科医疗服务质量,10 月 10 日,重庆市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腾讯会议形式召开 2025 年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共计 34 人参会,重庆市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齐聚线上,共同为全市全科医疗质控工作建言献策。

会议由市级质控中心统筹推进,围绕 “制度落地、经验共享、难题破解” 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会上,市级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冯桂波作为主讲人,深入解读了《工作例会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信息安全制度》《专家管理制度》四项核心质控制度,明确各级质控中心会议频次、考核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及专家选聘考核要求,同时详细部署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不良事件上报” 专项行动,明确 10 月自查、10-11 月区域督查、2026 年 1-3 月市级抽查的全流程安排,为后续工作划定清晰路径。
随后,沙坪坝区、长寿区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为区级代表,先后分享工作经验。其中,沙坪坝区全科医疗质控中心(2023 年 6 月成立)以 “重基层、促联动” 为核心,组建含 5 名市级专家、8 名区级专家(基层占比 75%)的团队,修订基层质控评估表强化慢病管理与满意度考核;创新 “全科 + 药学部 / 病案科” 联动机制,规范用药与病历质量;依托 “沙磁全科学术沙龙” 开展多主题培训,并打造 “红岩” 家医团队推动技术下沉。2024 年该区基层质控基础平均分达 98.01 分(较 2023 年提升 1.23%),家医知晓率、满意度分别增长 6.39%、4.75%。
长寿区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则聚焦 “深耕基层,质控先行”,与区卫健委紧密协同,通过微信群实时部署任务,2024 年组织慢病管理、合理用药、危重症病例处置等多场培训,覆盖 19 家基层医疗机构;将基层机构分为 5 组,采用 “分组督导 + 现场教学” 模式,重点检查门急诊处方、住院病历(含死亡病例、纠纷病例),规范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使用。针对督查发现的病案质量不高、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该区制定 2025 年计划,拟通过 “一机构一策” 精准帮扶、基层巡回培训(心电图、心肺复苏等)、DRG 付费知识普及等举措,补齐能力短板,其务实的基层质控路径获得与会专家认可。
专家讨论环节,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尤再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何茂锐等专家围绕区域质控协同、标准细化、成果推广等核心议题积极建言。各位专家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完善跨区域交叉督导机制,促进不同区域经验互鉴;同时应加快细化全科诊疗、慢病管理等领域量化标准,推动 “学术沙龙” 等基层参与度高的培训形式常态化,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全市全科质控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多元思路。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全市全科医疗质控工作方向,强化了专家委员会与各级质控中心的协同联动。下一步,市级质控中心将结合会议共识,推动四项核心制度落地执行,督促专项行动各阶段任务有序推进,持续凝聚多方合力,助力重庆全科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
(秦月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