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健康科普;关于痔疮的这些知识,对您可能会有用
错!痔疮虽然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千万不能忽视。痔疮患者轻者影响日常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重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都应该提高痔疮防治意识。
错!有些人会觉得让医生检查隐私部位,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于是能拖则拖,盼望着痔疮能早日自愈。其实,拖延的时间越长,治疗难度就会越大。痔疮也是一种疾病,我们需要正视它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错!便血只是痔疮的主要症状,并不是专属症状。许多患者一发现自己便血的情况,就盲目的去药店购买治疗痔疮的药品。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其他肛肠疾病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应该进行专业的肛肠检查才能了解便血真正的原因。
错!许多人得了痔疮之后,对身边的亲戚朋友难以启齿,容易听信一些小偏方,相信只用吃药就能治好痔疮。这是不正确的。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情况考虑,原则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病情严重后就只能选择手术治疗。同时,盲目的乱服药物,不仅不能够治疗痔疮,还会对身体产生损害。
错!痔疮一般是不会癌变的,只是痔疮患者需要警惕其他的一些肛肠疾病隐藏在痔疮背后,没能及时诊治,最后引起癌变。因此痔疮患者有必要定期去正规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痔疮,又称痔,是直肠下端的肛垫(肛管血管垫)出现了病理性的肥大,是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痔疮的症状一般有便血、疼痛、瘙痒、痔疮脱出等,根据痔疮的症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期:
Ⅰ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便后出血能自行停止;
Ⅱ期:常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
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 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1.蹲厕所时间过长
有些人喜欢入厕时有习惯性便秘,排便困难,或者看书读报、玩手机,可能一不注意20分钟就过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因为蹲厕时间过长会使腹内压增强,妨碍血液回流,从而引发痔疮。
2.饮食不健康
饮食不健康的人尤其容易长痔疮。尤其是长期吃辛辣刺激食物,如食胡椒、辣椒、生葱、生蒜,大量饮酒,均可刺激肛门和直肠,进而诱发痔疮。
3.长期久坐或站立
长期久坐、久站的人群要注意了。长期的坐着或者站立均可以造成肛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这部分人群患上痔疮。
4.妊娠与分娩
妊娠或分娩时,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通,使造成静脉曲张的机会比较大,进而患上痔疮。
1.保守治疗
对于患有低程度的痔疮疾病患者,会优先考虑保守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干预(如增加纤维摄入量、多喝水)、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排便习惯养成)和药物治疗(中药内服与外用、药液坐浴)等。
2.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失败了,就可以选择传统的门诊手术,比较常用的就是常规手术切除和微创手术治疗等。
1.合理的饮食搭配
保持生活规律,调理好饮食是预防痔的重要措施。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粗粮、蔬菜和水果,节制刺激性强的食物(辣椒、烟、酒等)。
2.加强锻炼活动。
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立工作者应较多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不要久坐或者久站,对预防痔的发生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3.注意肛门部清洁
每周勤洗澡勤换洗内裤,最好每天都能用温水清洗肛门处。同时,勿用硬纸擦拭,防止外伤。
4.戒除排便时的不良习惯
有便意时,不可憋着不去排便;排便蹲厕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不要在排便时玩儿手机,看书看报。
5.注意孕期保健
怀孕期间,应保持适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其实,痔疮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疾病,我们应该正视它,然后战胜它。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一起远离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