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注护 筑牢防线 —— 感染科 EC 试验新生筛查专项操作培训
发布时间:2025.08.05
作者: 谢玲玲 熊倩
2025 年秋季入学临近,我院感染科作为市结核病定点筛查任务重要承接科室,为保障数万名新生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工作精准高效,感染科于 7 月 30 日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开展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试验(EC 试验)注射操作专项培训,以 “理论深化 + 实操精进” 双轨模式,筑牢校园结核防控技术基石。
一、培训背景:以精准操作应对筛查挑战
新生筛查面临三重挑战:
- 日均检测超百例,考验操作效率与精准度;
- 家长对 “假阳性 / 假阴性” 结果零容忍;
- 皮内注射深度与剂量偏差直接影响结果可靠性。
据此,本次培训明确以下目标:统一全科 EC 注射操作标准,实现硬结判读合格率 100%,完善不良反应应急处置流程。
二、培训实施:从理论到实战的闭环提升
(一)理论知识强化
培训内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
- EC 试剂特性:深入解析融合蛋白 (ESAT-6/CFP-10) 的免疫原性,该融合蛋白是 EC 试验中的重要成分,其免疫原性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禁忌症识别:传授发热期、免疫缺陷、过敏体质等情况的快速筛查方法,以便在筛查前及时排除不适合进行 EC 试验的人群。
- 假阴性陷阱:讲解注射过深、药量不足等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的情况及预防方案,帮助护理人员规避操作误区。
- 结果误判案例:分析硬结与红晕的鉴别要点,通过实际案例让护理人员更清晰地掌握判读技巧,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
(二)实操技能锤炼
在实操技能方面,重点训练了以下关键操作项:
- 进针角度控制:进行 10°~15° 角的实感训练,确保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准确把握进针角度,保证注射的精准性。
- 皮丘直径达标率:借助 7-8mm 硅胶标尺进行比对训练,力求使皮丘直径符合标准要求,为后续的结果判读提供良好基础。
- 72 小时硬结测量法:通过透明卡尺横纵径测量实操,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三)应急场景演练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培训还进行了应急场景演练:
- 局部水疱清创包扎:模拟局部出现水疱的情况,训练护理人员正确的清创包扎方法,避免感染等不良后果。
-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重点演练肾上腺素使用指征等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关键环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能迅速、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保障受检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培训不仅切实提升了全科护理人员的操作精度,更强化了大家的公共卫生使命感。当每一支注射器都以标准角度推进,当每一处硬结都被精准测量,我们便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最坚实的健康防线!让我们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规范融入每一次操作,用专业守护每一份信任,为保障新生的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