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护理园地 教育培训 详细

护理园地

精准防治下肢静脉血栓,为术后安全“加码”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部门:妇科 作者: 任春花 张晓茜

   妇科手术术后,尤其是恶性肿瘤、子宫切除、长时间卧床等患者,发生静脉血栓(VTE)的风险显著增加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致命性肺栓塞,而科学的早期预防,能大幅降低这一风险。

为筑牢患者术后康复的安全防线,近日,重医永川医院妇科护理团队聚焦 VTE 防治,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通过 “医护提升 + 患者赋能” 双路径,将专业防护贯穿于诊疗全程。

深耕专业:以精准培训夯实护理根基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术后患者的风险评估必须精准到每一个细节。” 培训现场,呼吸内科白雪老师结合临床案例,系统解析 VTE 的发病机制、高危人群特征及核心预防措施。针对临床实操中的关键环节,培训重点强化了两项核心技能:一是术后患者 VTE 风险评估流程,从身体状态、手术类型到卧床时长,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确保高风险人群早识别;二是气压治疗仪的规范操作,从治疗频率、压力梯度调节到患者肢体摆放角度,逐一演示细节,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 “操作 - 观察 - 调整” 全流程,让设备治疗更安全、有效。

 

医患同心:以个性化指导织密防护网络

“脚背上勾 10 秒,下压 10 秒,再像画圈一样转动脚踝 10 秒,每组重复 10-15 次,每天坚持 50-100 组,就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在病房内,妇科护理人员正为术后患者进行 “一对一” 床边教学,手把手指导踝泵运动的标准动作。

除了肢体活动指导,护理团队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根据风险等级调整气压治疗频次,提醒患者定时翻身、避免久卧,同时邀请家属全程参与学习,让 “术后如何活动”“出现不适怎么办” 等问题有了明确答案。这种 “医护 - 患者 - 家属” 三级预防网络,让防护从医院延伸至日常照护,形成无缝衔接的安全屏障。

  “妇科术后患者是 VTE 高发群体,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治疗疾病,更要主动防范潜在风险。” 妇科护理团队表示,此次培训是持续优化服务的起点。未来,科室将不断细化 VTE 防治流程,以 “早评估、早干预、个性化” 为原则,将专业防护融入护理全周期,用更科学、规范的服务,为患者的术后康复保驾护航,让每一位患者在安心与放心中共赴康复之路。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