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救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 ——专家提醒:新生儿长期便秘需警惕先天性疾病
发布时间:2025.04.15
来源部门:小儿外科
作者: 刘涛
近日,我院小儿外科为一名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施根治手术,目前患儿恢复良好,已能自主排便。该病例为广大家长敲响警钟:婴幼儿长期便秘可能是先天性结构畸形的重要信号。
患儿历经曲折终确诊
患儿小虎(化名)出生后即出现严重便秘症状,常需依赖开塞露辅助排便,腹胀如鼓令家长忧心不已。经我院小儿外科段绍强主治医师接诊,肛门指检发现"爆破样排气",结合钡灌肠检查显示乙状结肠冗长、扩张,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在为期2周的清洁灌肠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医疗团队随即为其安排手术。
微创手术解顽疾
由刘波副主任医师与段绍强主治医师主刀,团队为小虎施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Soave手术)。术中冰冻病理证实患儿乙状结肠远端及直肠存在神经节细胞缺失,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儿腹胀症状完全缓解,目前已进入规律扩肛康复阶段。
专家警示关键症状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肠道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严重疾病。”段绍强医生强调,若新生儿24-48小时未排胎便,或出现腹胀、呕吐、拒奶;婴幼儿长期便秘、依赖开塞露、"蛙腹"状膨隆;儿童反复腹痛伴肛门指检后"爆破式排便",均需及时排查此病。该病可能引发肠炎、肠穿孔等致命并发症,但早期干预疗效显著。
结构性畸形救助项目开展
作为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定点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小儿外科2025年持续开展先天结构畸形救助工作,涵盖巨结肠、尿道下裂、肾积水等11类疾病。科室提醒,符合条件患儿可申请医疗救助,详情可至门诊咨询。
此次成功救治案例凸显了新生儿排便异常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我院小儿外科医疗团队呼吁家长密切观察婴幼儿排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为先天性疾病的诊治争取黄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