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PICC置管术拯救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

发布时间:2016-01-06 作者: 系统

2015年12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成功为一名胎龄31周,体重仅1.4Kg的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施行了新生儿PICC置管术,为小宝宝打开了输注营养液、维系生命的重要渠道。据悉,这项技术之前在渝西片区仍未有医院开展,填补了渝西片区在新生儿科尚无一例PICC治疗的空白。

这名小宝宝为早产儿,由于出生时体重极低,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各组织器官发育极不成熟,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生存能力极度低下,极易出现各系统的并发症。小宝宝在出生后,很快送入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得到了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的救治。当新生儿度过生命关后,更重要的是长期的静脉营养以及药物治疗,必需持续24小时输注静脉营养液,疗程达1月以上。小宝宝血管细如发丝,反复静脉穿刺易造成外周浅表静脉的破坏,同时周围小静脉血管壁很薄,高浓度的营养液给患儿刺激太大,极易出现静脉炎、呕吐等不良反应,加大护理工作难度。为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儿科科主任王燕、护士长龚永书、刘义君及儿科高年资护理人员反复探讨后,决定为患儿行PICC置管,在护理部唐万珍主任、李良兰副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院静脉输液小组的技术指导下,此次置管由刘净和郭平穿刺,黄家瑜任助手,最终成功为该患儿实施了PICC置管术。

据了解,静脉置管术前后仅用30分钟,床旁X线摄片显示导管末端位置准确,穿刺成功率达100%。目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通过此管输入各种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大大降低了药物对新生儿的损害,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病情逐渐趋于平稳,患儿家属对我院护理质量及护理技术赞赏有加。

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穿刺导管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非常适用于早产儿,尤其是需长期静脉注射营养液的低出生体重儿。高浓度、高刺激性的药物通过PICC导管直接进入中心静脉而被迅速稀释,大大降低了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大为减少,杜绝了因周围静脉输注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甚至坏死的发生,但是PICC在早产儿置管中,技术难度大,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所以开展比较困难。

我院做为重庆市渝西地区静脉治疗培训中心,此次成功为患儿实施新生儿PICC置管术,不仅标志着新生儿PICC技术在渝西片区是一项领先新技术,也标志着我院护理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项新技术解决了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治疗的护理难题,为挽救危重新生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开辟了持续、有效的静脉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预约 报告 咨询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