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健康科普:9个月大宝宝误吞异物险丧命!

发布时间:2023-11-30 作者:

近日,重医附属永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组龙宇医生接诊了一名9个月大、因异物卡喉的宝宝。

据家长反馈,这天上午,妈妈发现9个月大的孩子一个劲地哭闹,哭声跟平常不太一样,期间还伴有干呕、呕吐,以及吐出大量的唾液等症状。家长猜测孩子是误吞了不明异物,但究竟吞了什么却并不知情,为保险起见,便立即将患儿送往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就诊。

龙宇医生接诊后,结合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及鼻咽喉镜检查结果,考虑患儿为喉部异物嵌顿,但异物种类、大小、性质目前无法判断。

考虑到患儿年幼,病情急且变化迅速,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窒息、喉部损伤、消化道损伤等危险,需立即住院治疗。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后,该患儿以“喉部异物”急诊收治入院。

入院后,患儿主管医生邓夏立即联系麻醉科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为其进行急诊手术。龙宇医生、邓夏医生在患儿全身麻醉下,为患儿行内镜下喉部探查术,术中仔细检查咽部、喉部未见异物征象,遂考虑异物已经从咽喉部进入了消化道,存在消化道异物的可能,需进一步行电子胃镜检查。

在与患儿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变化,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同意后,手术室联系了消化内科曾波副主任,并立即行床旁电子胃镜检查,发现患儿胃内存有一椭圆形塑料片状异物,约2cm×1.5cm。最后,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消化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合作下,成功为患儿取出了异物。术后,患儿安全返回病房,并于第二天顺利好转出院。

龙宇医生特别提醒大家:婴幼儿由于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没有风险意识,容易发生异物进入外耳道、鼻腔、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等情况,其中呼吸道异物最为凶险,可造成婴幼儿呼吸道阻塞导致短时间窒息致死。常见的异物有圆珠、纽扣、硬币、果冻、玩具、果核、瓜子等细小物件。家长应高度重视误吞异物的风险,增强防范意识,加强监护,让这些高危的小物品远离孩子。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异物卡喉?

1.幼小儿童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由于误食纽扣、玻璃小球等发生异物卡喉。

2.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在吃饭时看视频、讲话、说笑或狼吞虎咽等,都易发生咳呛或异物堵塞。

3.吞咽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如果食用不易吞咽的食物也容易造成气管异物堵塞。

发生异物卡喉的错误处理方式

异物卡喉不能抠:人体的气道开口最大的部位也只有20毫升注射器粗细大小。手指抠的方式不仅无法将卡在气管中的异物抠出来,还有可能使异物越卡越实。

异物卡喉不能拍:异物往往会卡得较为严实,而成年人的胸廓坚硬,拍打后背造成的压力较小,无法将异物拍出。

发生异物卡喉的正确处理方式

1.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征象的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

三不能是指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V型手就是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后,请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

施救者紧贴站在患者后侧作为支撑,令患者双脚稍微叉开;施救者两臂从患者腋下穿过,双手顺肚脐往上置于胸腹中间,其中一拳的拳眼朝向患者腹部,另外一只手紧紧包住它,然后向斜后方发力6至8次。

如果周边没有他人可施救,患者也可自救。就近寻找到一个固定的物体,比如椅子。将自己腹部胸骨下方抵在椅子边缘上,两只手抓紧椅背,快速冲击,压迫腹部,直至异物吐出。

如果遇到孕妇发生气道阻塞,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过程中,手需置于两乳连线中间位置,向正后方发力。

2.婴幼儿卡喉施救法

如果1岁以下婴幼儿出现烦躁、憋气,同时口唇、甲床出现青紫等情况,应立刻轻拍患儿足心并呼叫患儿。如果不能出声,则可判断患儿发生了气道阻塞,需立即施救。

先拍背5次,掌根放在背部两肩之间,让宝宝头朝下,一手支撑头颈部,一手拍背或按压背部,再按压胸部5次,若异物未排出,重复动作至救援到达。

3.心肺复苏术

一旦患者因异物卡喉而出现窒息、缺氧、丧失意识,其心跳基本上已经停止,这时需要使用心肺复苏术急救。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

1.将食物切成细块,充分咀嚼。

2.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3.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给幼儿玩耍。

4.不易咀嚼和容易导致气管阻塞的食物,老人和小孩要谨慎食用。


预约 报告 咨询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服务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