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科学、安全——探秘患者安全的“隐形”守护者
在医院的隐秘角落,有一群神秘的守护者,她们的存在几乎不为人知,却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集中处理和消毒医院内所有可循环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确保医疗安全。
这个不为人知的团队,默默地守护着每一位患者,她们是医院的幕后英雄,她们用自己的专业和敬业,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健康防线,护卫着患者的安全,她们就是供应室的工作人员。
每天早上7:30以前,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换好鞋、更换好工作服、佩戴好帽子和口罩,井然有序地开启一天的工作,护士长张辉琴每天都强调:“我们每个人的手都掌握着患者的安全,大家一定要细心、耐心,所有循环使用的诊疗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经过清洗、消毒、灭菌,达到完全合格后才能发放到手术室和各临床科室。”
每天多个时间段,在供应室的重要工作区域之一——去污区,摆满了待清洗的各种器械,她们认真的对所有可复用的各种诊疗手术器械和外来植入物器械进行回收、检查、清点、分类、拆卸、装载、上机和手工清洗。 (去污区回收清点器械)
(上机清洗器)
腔镜类器械管腔细小、结构复杂、精密贵重、易碎易破,需通过对光检查各种镜头是否完好,结构复杂的器械需拆卸到最小,不耐湿不耐热的器械还需进行手工冲洗、刷洗、擦拭、干燥、消毒、检查、装载,她们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各种操作,仔细认真,任劳任怨。 (腔镜类器械清点及拆洗 )
(腔镜类器械高压清洗)
在供应室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区域——检查打包区,工作人员们首先双人核对每个诊疗手术包的器械和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和包装配置情况;再检查器械的性能是否完好,如关节是否灵活、剪刀是否锐利等,检查清洗质量,确保器械表面无血渍、污渍、锈斑、水垢等,同时并打开检查及润滑器械的关节处;对于锐利器械和精细贵重器械,使用锐器保护套、纸塑袋、棉质刀巾进行保护防止刺破外包装,然后装载器械,根据灭菌要求使用棉布或无纺布包装。
检查打包区的工作是一项细致而严谨的工作,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要求,确保器械物品的清洁度、功能状态和可追溯性。 (腔镜类器械清点及拆洗)
(器械功能检查及保养)
包装好的各种诊疗手术器械包需按照规范承装在灭菌器灭菌架上待灭菌。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进行装载,诊疗手术器械包的规格、重量、摆放间距、装载方式等必需符合国家消毒规范要求。待灭菌包装载规范是确保灭菌效果的重要步骤之一,需严格遵守装载规范和要求,以保障各种诊疗手术器械包的灭菌质量和安全性。 (打包好的器械包装锅)
(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完成后的器械包需暂存在无菌物品存放间等待发放,发放无菌物品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四对”(即三查:放时查、存时查、发时查;四对:对物品名称、对数量、对日期、对科室),并查看无菌物品包外指示胶带及标识有效期是否错误,灭菌是否合格,有无湿包,有无包布破损等现象,若有应视为灭菌不合格,不得发放,需重新清洗、包装、灭菌。信息系统应记录每一个无菌包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及患者使用等信息,做到全程可追溯。无菌包发放区的工作是确保医院内无菌物品供应和使用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流程控制,为医院的医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无菌包检查整理)
(无菌包发放)
换药碗、弯盘碰撞的叮当声、清洗机喷淋的嘈杂声、高压水枪尖锐的刺耳声、压力蒸汽灭菌器启动和运行时沉闷的轰鸣声,超负荷的噪音带给工作人员强烈的不适感,消毒管理需求室内的灯光照明超于平常,供应室工作人员们长年累月的在嘈杂、潮湿的环境中认真严谨地执行每个操作流程,兢兢业业、默默守护。
没有生命的器械背后却是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无菌包满载责任与爱,将这群默默无闻的“天使”与患者紧密相连,供应团队始终秉承“以爱为供,以心之应,安全护航,责任担当”的工作信念,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患者的健康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