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院士专家聚首重庆永川 共探抗衰老事业前沿新境 抗衰老医学领域再掀崭新篇章!
7月6日,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第三届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暨院士专家学术交流会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始会长、终身名誉会长、监事长刘仁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长王松灵,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夏宁邵,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郭巧生出席大会,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关衷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市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畔,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华兵等领导出席大会。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抗衰老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医务人员共计3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抗衰老医学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我院党委书记刘利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新桥梁,融入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大家庭,加强抗衰老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持续依托促进会的广阔平台,与海内外顶尖机构、专家学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抗衰老的最新理念、技术融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努力让优质抗衰老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李华兵在致辞中指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加入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单位,将极大地延展医院的服务半径,拓宽健康服务的领域。希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能深入地融入协会工作,积极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课题研究,与各界翘楚携手共进,将更多优质成果转化为惠及大众的健康服务,共同推动抗衰老事业向更高水平、更高领域发展。
李畔指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在服务地方健康事业、推动医学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整合资源、探索抗衰老医学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希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以此为新起点,在各位院士、专家的引领下,深化科研合作,加速衰老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推动抗衰老医学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方面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关衷效指出,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在抗衰老领域锐意进取,组建了重庆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医疗美容中心,为广大求美者提供个性化抗衰方案,助力永川美丽经济加快发展。各位院士专家齐聚永川,共商抗衰老大计,共绘健康未来蓝图,意义深远、令人期待。区委区政府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重点布局抗衰老前沿领域,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培育大健康产业生态,优化人才服务,并诚挚邀请与会专家成为永川的“城市合伙人”。
学术交流环节,中国科学院王松灵院士以《稳态医学-维持健康与疾病诊疗新策略》为题,提出了“稳态医学”作为健康与疾病防控的新范式。他强调通过硝酸盐药物研发和稳态理论体系化,为抗衰老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院士分享了《骨衰老的表观遗传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提到KDM4B是调控骨骼-脂肪分化平衡的关键表观遗传因子,其激活可逆转衰老相关的骨质流失,为骨质疏松和抗衰老治疗提供新靶点。未来研究将聚焦小分子药物开发和AI驱动的中草药筛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围绕《阿尔茨海默病识别与预防》系统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策略,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创新防治路径。他建议建立中药单体AD疗效评价体系,关注各年龄段记忆衰退。三位专家的报告紧扣“科技+抗衰老”主线,既有理论突破,又有临床转化方向,引发与会人员热烈讨论。
夏宁邵院士在总结中表示,三位专家的研究领域虽有不同,但都指向共同的目标,守护人类健康,延展生命之光。希望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以智慧为灯,以责任为舵,驶向更加光明的医学未来。
在当天上午召开的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刘仁富和王松灵共同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等新增理事单位授牌,我院正式挂牌成渝地区健康衰老应用研究基地。我院党委书记刘利等18人当选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抗衰老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中国抗衰老医学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将为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