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基层麻醉医师培训项目在永川举办,赋能基层医疗筑牢生命防线
2025年7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承办的“基层麻醉医师培训·永川站”活动在重庆永川圆满落幕。此次培训汇聚了全国顶尖麻醉专家,通过前沿课程与可视化工作坊,为来自重庆全市的150余名基层麻醉医师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赋能。
在开幕式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党委书记刘利致辞,他结合永川城市气质,以诗句“千竿翠竹扫云开,一脉清泉带月来”和“群贤毕至少长集,岐黄共论济长世”赞扬了活动现场的浓厚学术氛围。他强调了“麻醉医师是护佑生命的无影灯下哨兵”,并以“竹有虚心节,医怀济世情”鼓励广大基层麻醉医师保持谦逊、精研技术、筑牢基层医疗安全底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曹铭辉教授介绍了该培训项目的背景、历年开展情况和成效,重申了麻醉学科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麻醉专委会主任委员姚尚龙教授则指出,全面提升基层麻醉医师能力,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国家紧密医共体建设战略落实的重要举措。
本次培训紧密结合医学发展前沿和学科趋势,中西医并重,设置了三大特色模块:
在第一模块“前沿技术赋能”中,姚尚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由其领衔制定、即将于年底颁布的《中国麻醉监测标准》进行了预热与解读。王英伟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则以《DeepSeek在麻醉科研中的应用》为题,展示了国产AI大模型如何赋能麻醉学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麻醉专委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姚尚龙教授授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主任王英伟教授授课
第二模块聚焦“中西医融合创新”。曹铭辉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享了麻醉学技术在顽固性失眠治疗中的临床经验与思考。苏帆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合案例阐述了“麻醉手术中医理论实践应用”,乔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系统总结了“穴位刺激在围术期应用实践”。杨建军教授(郑州大学一附院)利用详实的文献大数据分析了“非心脏手术中心跳骤停原因与预后”。李洪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则从多维度全新解读了舒适化医疗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疼痛、日间手术中心主任曹铭辉教授授课
重庆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李洪教授授课
第三模块为“复杂病例讨论与实战工作坊”。下午的学术活动围绕三个复杂病例展开热烈讨论:“肥胖患者减重手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以及“深静脉穿刺引发动脉危机的自我救赎与改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同时举办的可视化麻醉工作坊,为基层医师提供了亲自实践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应用、可视化呼吸循环功能评估及可视化麻醉有创操作的宝贵机会。
在培训总结环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王寿勇教授强调,临床麻醉常伴随高风险,“安全为基、质量为本、注重效率”应成为麻醉医师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他指出,AI赋能、中西医并重、可视化操作等麻醉新质生产力是提高麻醉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加速术后康复的有效手段,值得长期探索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