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故事】九旬爷爷的病房生日
每小时经历神经剧痛,他依然每日精神抖擞笑迎医护;一次特别的庆生,见证护患之间的暖心互动。
“早上好!大家辛苦啦!”每天清晨,这声问候都会准时响彻病房走廊,如同温暖的晨钟,成为我们晨间查房最珍贵的“开场白”。可谁能想到,这股子中气十足的劲儿,竟来自一位双下肢神经痛缠绕几十年、快九十的老爷子?
疼痛中的坚守与光芒
袁爷爷的双下肢,被顽固的神经痛折磨了数十年。疼痛如闹钟般每小时“报到”,煎熬可想而知。然而,走进他的病房,你看到的却是一位精神矍铄、仪容整洁的老人。无论多痛,他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用最开朗的笑容和那声穿透力十足的“早上好”迎接医护人员。这份在病痛中坚守的整洁与乐观,是对生命尊严的无声诠释,也深深打动着我们。
一份无烛的生日心意
昨日,袁爷爷迎来了九十岁寿辰。细心的护士们悄悄记下这个日子,精心准备了一个点缀着鲜草莓的小蛋糕。考虑到爷爷年事已高,我们贴心地没有准备蜡烛,让祝福更纯粹、更安全。
查房结束时,当护士长端着蛋糕,唱着生日歌走进病房,袁爷爷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哎呀!你们还记得我生日啊!”护士长俯身靠近,温柔解释:“爷爷,生日快乐!咱今天不吹蜡烛,您心里许个甜愿就好!”袁爷爷眼眶湿润,双手微颤却郑重地接过蛋糕,连声道谢。“谢谢,太谢谢了!在医院过生日,还能这么暖心......”
这一刻,病房被浓浓的温情包围。没有烛光摇曳,却有比烛光更温暖的人情;蛋糕虽小,却承载着我们对袁爷爷由衷的敬意与关怀。他爽朗的笑声,是此刻最美的乐章。
这个没有蜡烛却饱含心意的蛋糕,正是烧伤整形科室践行有温度护理的缩影。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是治疗者,更是陪伴者。我们熟知病人的痛楚,及时给予帮助与安慰;我们敬佩他们的坚韧,用点滴行动回应——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耐心的倾听,一句真诚的问候,以及这特别日子里的用心准备。我们深知,医学有其边界,但人性的关怀与支持可以无限延伸。
而最令人欣喜巧合的是,就在袁爷爷九十寿辰这一天,他康复顺利,迎来了出院回家的日子!当护士们推着轮椅送他离开病房时,那份生日蛋糕的甜香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中。爷爷抱着装有蛋糕的盒子,像个收到珍贵礼物的孩子,笑容比清晨的阳光还要灿烂。“真是双喜临门啊!在医院过生日,还赶上回家,谢谢你们这份大礼!”他中气十足的告别声再次响彻走廊。
护理的温度,就蕴藏在这些细微之处的理解、尊重与共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