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温暖生命,用关怀点亮希望
重医附属永川医院肿瘤科创新护理模式,打造有温度的癌症诊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正为患者带来全新希望。肿瘤科近日推出“全程守护·生命之光”专科护理体系,通过塞丁格PICC穿刺技术、日间化疗病房、全病程管理等核心举措,构建从身体治疗到心灵支持的立体化护理网络,重新定义肿瘤专科护理的“温度与精度”。
精准技术,让治疗更安心
针对化疗患者反复穿刺的痛点,肿瘤科率先引入塞丁格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通过可视化操作将导管精准置入血管,穿刺成功率提升至98%,并发症发生率降低60%。对于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双侧乳腺癌等不宜选择上肢静脉置管但又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给予下肢PICC置管术,为这些患者提供了继续治疗和康复的希望。“以前每周扎针都提心吊胆,现在一次置管能用几个月,胳膊也能自由活动了。”乳腺癌患者李女士感慨道。此项技术由科室静疗门诊专业团队全程护航,患者无需重复挂号即可享受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等“一站式”服务,不仅减少患者痛苦,更让长期化疗的尊严照护成为可能。同时,对于静脉输液港的维护也十分专业。“从置管到日常维护都有专人指导,再也不用为换药来回奔波了。”肠癌患者王先生表示。静疗门诊的开设,将静脉治疗相关咨询和护理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让患者“随到随治、安心无忧 ”。
同步优化的日间化疗病房则颠覆传统住院模式,患者上午接受治疗、下午即可回家休养,个性化化疗方案搭配远程监护系统,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兼顾生活与治疗。
全病程管理:从“治病”到“愈心”
肿瘤科创建 “全病程管理平台”,由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定制从确诊、治疗到康复的全程护航计划。平台整合“癌痛科学管理”模块,通过动态评估、多模式镇痛和个性化干预,将中重度癌痛控制率提升至90%以上。“疼痛管理不是简单的开止疼药,而是帮助患者重拾生活掌控感。”肿瘤科主任李明医生强调。
中西医结合护理成为该平台的一大亮点。科室组建中西医联合护理团队,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提供中药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并结合膳食指导与情志调护,形成“西医精准治疗+中医整体调养”的协同模式。数据显示,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患者,化疗耐受性提升3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贴完穴位贴后,恶心减轻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肺癌患者赵女士分享道 。
抗癌俱乐部:让生命在温暖中前行
“抗癌俱乐部”的每月活动则成为患者的精神港湾。心理沙龙、艺术疗愈课程、康复患者经验分享会……在这里,医学与人文交织,形成强大的支持网络。俱乐部张先生坦言:“和病友一起画画、唱歌的时候,我忘记了自己是患者,只感到生命的热烈。”
科技赋能,守护永不掉线
借助 “远程监护系统”,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率、血氧等关键指标实时传输至医护端,异常情况自动预警。配合远程随访平台,专科护士通过线上平台提供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心理疏导,每月随访率达100%。“知道随时有专业团队在身后,夜里都能睡得踏实些。”肺癌患者家属陈先生表示。
以生命之名,书写护理新范式
“我们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修复被癌症击碎的生活。”肿瘤科护士长施隆琴表示,未来科室将持续深化“技术+人文”双核驱动,让更多患者感受到“医学是有温度的战场”。
据悉,该护理模式推行以来,患者满意度达97%,焦虑抑郁筛查阳性率下降40%,印证了技术与情怀共振的力量。在这里,每一寸医疗进步都浸润着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护理创新都在诉说:抗癌路上,你从不孤独。以专业守护健康,用关怀温暖生命。